网上有关“高镇同人物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高镇同人物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高镇同
高镇同,1928年11月生于北京,原籍江西省都昌。结构疲劳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6年至1950年在北洋大学航空系学习,毕业后曾在清华大学任助教。1952年起在北京航空学院工作,历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过8家飞机制造厂和研究所的技术顾问,曾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和多届国际学术会议主席或委员。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镇同主要研究内容为材料疲劳性能,主讲“材料力学”、“塑性力学”等课程,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高镇同院士是我国著名结构疲劳专家,创立了“疲劳统计学”分支学科。他曾负责自行设计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弹性仪,第一个电阻应变片,先后承担国家、航空航天部、空军等30多项科研课题。
中文名:高镇同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市
出生日期:1928年11月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洋大学
主要成就:创立疲劳统计学等
代表作品:《疲劳统计学》
人物经历
高镇同,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北京市,原籍江西都昌。
1946年至1950年在北洋大学航空系学习,毕业后曾在清华大学任助教。
1952年起在北京航空学院工作,主讲“材料力学”、“塑性力学”等课程,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
20世纪60年代初,高镇同从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入手,随后对作用于机体结构上的载荷谱进行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全波雨流计数法”,经过多次实际应用证明,该法使用方便,计算精度高,被一直沿用至今。此后,高镇同开展了疲劳断裂可靠性研究,提出了疲劳裂纹扩展可靠性曲线测定原理、疲劳试验统计分析方法等。
1986年加入中国***。
高镇同晚年一直热心慈善事业。2011年6月30日,高镇同院士为祝贺中国***建党90周年,在“***员献爱心”活动中,将自己积攒的5万元捐献给北京市慈善协会,以资助贫困残疾儿童与老人。
截至2011年6月30日,他用于慈善事业、捐献的现金累计已达70多万元。
2018年11月15日,“永不疲倦的结构疲劳专家”、中科院院士高镇同迎来90岁寿辰。生日当天,高镇同捐款90万元,奖励和资助对航空航天领域做出贡献的国内高校相关专业优秀青年人才。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成就
北航博士生阎楚良在高镇同的鼓励与指导下,敢于求解新的未知数,跟着高镇同“爬大山”。高镇同联想到疲劳试验中最少试样的确定方法,与解决此项研究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借鉴这一方法,不仅解决了最少飞行采样起落次数,也解决了长期众说纷纭的置信度问题。于是,“中值谱”的新概念应运而生。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由高镇同负责的“国产大型系列飞机疲劳载荷谱工程”,通过8.6亿个载荷谱实测数据采集、处理和载荷谱编制方法的研究,完成程序语句设计18.6万条,逐一解决了诸多疑难问题,使我国飞机载荷谱编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了具有90%以上置信度的中值载荷谱原理与体系。为此,以“大型机械结构中值载荷谱编制原理及工程应用”命名的项目,于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与目前国内外采用计数统计结果编制的载荷谱不同,中值载荷谱真实地保持了载荷—时间历程与各状态参数一一对应关系,因而进行疲劳试验时,能够真实展现结构部位疲劳损伤依赖于时间萌生、演化和终结的全过程。
众多中科院院士和航空航天有关专家评价说,该成果的取得,使中国在具有高置信度载荷谱编制领域的研究方面,跨入国际领先水平,它对疲劳学科发展、室内模拟试验技术、多轴联合作用寿命估算理论等的发展,将会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而且为21世纪开展结构可靠性模拟设计奠定了基础。
他负责自行设计和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光弹性仪,第一个电阻应变片,1956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88年,高镇同成功完成了“直升机强度规范和直升机强度规范使用说明”、“航空有机玻璃疲劳和断口研究及疲劳手册和断口图谱集的制定”两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同年,他还完成了“复合应力疲劳寿命估算”的研究课题,解决了起落架支柱的复合应力疲劳寿命估算问题。此后高镇同进一步完善了随机疲劳断裂载荷谱,提出了随机加速试验谱编制方法,为疲劳试验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提高了工作效率。
1978年以来,高镇同在北航任教授、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先后承担国家、航空航天部、空军等30多项科研课题,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4项获国家级成果奖,9项获部级成果奖,2篇论文被评为中国金属学会优秀论文。1991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主要论著
主要论著有:《疲劳统计学》、《疲劳可靠性》等6部,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80余篇。
1高镇同等.疲劳性能测试.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
2高镇同主编.航空金属材料疲劳性能手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1981
3高镇同等.疲劳应用统计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
4高镇同等.疲劳缺口系数和复杂载荷下寿命估算.力学学报,1986(4)
5高镇同主编.有机玻璃疲劳和断口图谱.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高镇同等.给定寿命下的疲劳裂纹尺寸分布.航空学报,1988(3)
7高镇同等.随机损伤过程和依赖于时间的损伤概率分布.力学学报,1988(6)
8高镇同等.σ-N曲线三餐秫米函数拟合法.航空学报,1989(2)
9高镇同等.确定威布尔分布三参数的相关系数优化法.航空学报,1990(7)
10高镇同.ReliabilityBasedDesignforServiceLifeAssessment.ConferenceProceedingsofFATIGUE’90(第四届国际疲劳会议,特邀报告),USA,1990
11高镇同.TwoDimensionStress-StrengthInterferenceModelforReliability-BasedDesign.ConferenceProceedingsofICM-6(第六届材料力学行为会议,特邀报告),Japan,1991
12高镇同等.疲劳损伤概率分布及疲劳寿命统计矩.中国科学,1997,27(2)
13GaoZhentong,etal.AContinuumDamageMechanicsModelforHighCycleFatigue.Int.J.Fatigue,1998,20(7)
14高镇同等.疲劳性能广义σ-N曲面.机械工程学报,1999,35(1)
15高镇同等.疲劳性能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16高镇同等.疲劳可靠性.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人才培养
截至2015年,高镇同培养了4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高镇同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个人荣誉
高镇同1986年加入中国***。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56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90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4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9项。
2003年获得“爱心捐助奖”;2006年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07年获得“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社会任职
高镇同担任过8家飞机制造厂和研究所的技术顾问,曾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曾任首届亚太地区材料和结构强度会议主席、第四届亚太地区强度评价会议主席、第四届国际疲劳会议技术委员、第四届国际局部化损伤会议技术委员。
人物评价
作为一名教师,高镇同院士始终坚持;要有牺牲精神,因为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作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教师要在研究成果奖项上、在论文的署名上把学生摆在第一位。(首都文明办评)
高镇同院士是一位科研路上的攀登者,也是一位为祖国为民族而拼搏的战士,更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师者。高镇同的人格魅力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在科学及教育本身,更在于他对社会文明进步所作的卓越奉献。(首都文明办评)
徐灏的主要贡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部所需高温疲劳综合试验系统项目进行招标,现欢迎具备相应资质要求的单位报名投标。
一、项目概述
高温疲劳综合试验系统。
二、项目技术要求
高温疲劳试验测试系统是开展热机械疲劳研究所需的基本试验仪器。目前教研室的三台疲劳试验机仅250KN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具有高温疲劳试验能力(试验温度大于800℃),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高温疲劳试验需求。本项目包含一套100KN和一套25KN的基础疲劳试验框架及油源、控制器,与已有高温炉配套,将构成新的高温疲劳试验系统,形成高低搭配,实验载荷区间覆盖完整的高温试验系统。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室温疲劳、高温疲劳试验能力。为解决疲劳裂纹萌生,裂纹扩展,复合材料疲劳机理等基础科学问题,掌握结构抗疲劳设计的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主体部分
(1)100KN电液伺服载荷框架,一套;技术指标:
a. 载荷能力100KN,动态行程150mm
b. 测试空间: 140 -1250 mm;
c. 框架立柱间距:>530mm
d. 含对中装置
e. 含框架集成液压夹具控制器;夹持压力不小于20MPa
(2)25KN电液伺服载荷框架,一套;技术指标:
a. 载荷能力25KN,动态行程100mm
b. 测试空间: 140 -820 mm;
c. 框架立柱间距:>450mm
d. 含对中装置
e. 含框架集成液压夹具控制器;夹持压力不小于20MPa
(3)控制器系统(2通道,具备扩展至4通道的能力)1套
灵活易用,支持各种试验应用,闭环控制, 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伺服阀控制信号生成、各种函数功能的生成等;提供最大6kHz的实时控制;含不间断电源;可分别控制两个独立的液压伺服分油器,支持2套承力框架同时开展试验(包括疲劳加载和液压夹具控制);含相应的计算机工作站作为数据采集及显示。具备扩展能力,可扩展至4通道。
(4)液压油源1套(200l);
技术指标:
a. 噪声等级<68 db;
b. 额定流量: 200 LPM
c. 额定工作压力: 21 MPa
d. 三相50Hz供电: 380 VAC, 3 PH
e. 直流控制电压: 24 VDC control.
f. 冷却方式:水冷
(5)备件:含
a. 夹具备件;
b. 油源备件。
2应用软件
a. 标准试验软件
b. 多功能试验软件
c. 报告软件—用于用户编辑创建个性化试验报告;
d.疲劳试验分析软件(时间历史数据、迟滞环、断裂循环)
e. 高低周疲劳试验模块
f. 高周疲劳试验模块
g. 裂纹扩展试验模块(可进行裂纹长度计算测量,完成裂纹扩展疲劳试验)
h. 静态试验(具备绘制测试图、测试模板生成、数据采集、波形处理等功能)
3 数采能力
a. 数采模式-等时间数采,等间隔数采,峰谷值数采,最大、最小值数采,指定区间数采,可触发外界数采装置。
b. 数采速率:≥6KHz;
c. 数采分辨率:≥24Bit.
4适用试验
a. 载荷谱实验,任意波形实验,实采波形实验;
b. 拉压试验,材料的本构关系研究;
c. 弯曲疲劳;
d. 断裂韧性(K1C,J1C);
e. 高温及室温高低周疲劳;
f. 疲劳裂纹扩展;
g. 静态试验软件(拉伸、弯曲、压缩、剥离、撕裂……)。
5扩展能力及对现有系统支持能力要求
对现有引伸计包括:
(1)50mm标距静态试验引伸计在新系统上使用提供支持(标定);
引伸计型号:
(2)对25mm高温引伸计在新系统上使用提供支持(标定);
引伸计型号:
(3)对现有COD规在新系统上使用提供支持(标定);
COD规型号:
(4)对现有50KN力传感器在新系统上使用提供支持;
(5)对现有高温炉在新系统上使用提供支持
(6)配备高精度对中环。
徐灏从50年代初就致力于从静强度设计转为动强度设计——疲劳强度设计。1956年出版了《机械制造中的许用应力计算》,1981年出版了《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为常规设计解决了难点。70年代针对国外常规疲劳设计的不足,对我国大型水压机、卧式挤压机和轧机主要零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在常规疲劳设计中的限制条件和合理的设计参数;复杂情况下表面系数的处理方法;如何确定不对称循环度系数及其随应力集中系数变化的规律等,于1981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疲劳设计专著《疲劳强度设计》。
80年代初,他的研究方向由无限寿命设计转为有限寿命设计。主要成果有:提出了既能反映载荷顺序效应又能体现材料循环特性影响的疲劳损伤模型和寿命计算公式。这个模型优于国际上常用的损伤模型,建立了疲劳损耗的能量模型和疲劳寿命估算的能量理论,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开发了一套能连续测定扩展着的裂纹内的溶液PH值和金属电极电位的实验装置并提出了新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公式,这两项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此外,还研究了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激光表面强化机理,载荷谱的编制准则,工程短裂纹的形成机理等。于1988年出版了《疲劳强度》。该书于1990年10月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徐灏所获科研成果有: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大型水轮机叶片工作载荷、应力等参数采集技术研究,1985年12月通过部级鉴定,1986年获机械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疲劳设计基础问题研究,1985年9月通过部级鉴定,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获机械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常规疲劳强度设计规范研究”于1988年12月完成,1989年获机械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可靠性设计常有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不能解决随机载荷的可靠性设计问题。1993年他提出了“Miner定理——干涉模型综合法”,首次提出了“概率相对Miner定理”的概念,解决了国内外还没有解决的随机载荷下可靠性设计问题。于1994年出版了专著《概率疲劳》,提出了基于Miner定理——干涉模型综合法的设计体系。
40多年来,徐灏系统的研究了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力学、材料学与机械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疲劳强度学。他的专著《疲劳强度设计》、《疲劳强度》和《概率疲劳》阐明了疲劳强度学的理论、工程应用和方法。提出了疲劳强度学具体对疲劳有限寿命设计和疲劳可靠性设计的一整套疲劳设计理论和方法。
他主编的《机械设计手册》(1700万字,200人编写)是一部统贯整个机械设计领域,主要写机械设计共性内容,具有现代设计水平,实用性强的,为机械设计人员使用的巨著。该书于1991年出版,已销售10万套,在机械工业届影响甚大,为推进机械工程届现代设计做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
徐灏教授在机械设计领域中编写高等学校教材5部,专著10部,1986年获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教师称号,1989年获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0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从事高教科技工作40年成绩显著”的荣誉证书,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成为中国金属学会的荣誉会员。
关于“高镇同人物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裂鹰王]投稿,不代表南人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nren30.com/cshi/202501-184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南人号的签约作者“裂鹰王”!
希望本篇文章《高镇同人物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南人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高镇同人物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高镇同人物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高镇同高镇同,1928...